2月25日,一戶人家想把自家的鵝吃掉,這只養了6年的大鵝仿佛通了人性,居然流淚了,還偶爾抽泣幾下。男主人歐先生于心不忍,決定繼續養著,連忙「安慰」說不吃了,大鵝仿佛聽懂了似的,甩掉眼淚不哭了。然而讓人始料不及的是,大鵝當晚離家出走了。
以前常聽說牛會流淚,在「知道」自己要被賣或待宰的時候,就會淚眼婆娑,讓人動容,沒想到鵝也會流淚。歐先生和家人已經準備好了菜刀和盆,大鵝面臨「人為刀俎,我為鵝肉」的局面時,靠流淚及時救了自己。
「人為刀俎,我為鵝肉」
人們發現這只鵝也不掙扎,就安靜地臥在地上,在那裡黯然流淚。歐先生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思忖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靈性嗎?忽然不也心軟不忍心了。
大鵝流淚了
看著大鵝一滴滴淚流下來,落在地上形成幾個水漬,還像受了委屈的小孩子一樣偶爾抽泣、哽咽幾下,歐先生連忙「安慰」大鵝:「別哭了」大鵝仿佛聽懂了一般,甩了甩頭,甩得淚滴四濺,似乎被哄好不哭了。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大鵝當晚失蹤了。
大鵝似乎悟出了一個道理:一旦主人想吃你,那麼你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與其等著主人反悔,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連夜捲舖蓋逃之夭夭得了。
連夜打著手電筒尋找
發現大鵝離家出走後,歐先生和家人連夜打著手電筒尋找,最終也沒能找到。歐先生感覺非常遺憾,擔心這只大鵝「才出虎口,又入狼窩」,成了別人家的盤中餐。
正當歐先生第二天早起想再碰碰運氣的時候,開門發現大鵝就在院子裡,不知什麼時候自己回來了,很像是人類幼崽慪氣出走,肚子餓了之後悄悄地趁家長發現自己出走之前先回來了。
大鵝自己回來了
經歷了這一番「生離別」之後,歐先生和家人決定繼續養著這只大鵝,保證不再動它的心思,也希望大鵝能乖乖地、好好地在家裡生活下去,別再離家出走。
很多人見到這只大鵝淚流滿面的樣子後紛紛動容,感慨「萬物皆有靈」,並認為動物跟人一樣有喜怒哀樂等情緒,萬物悲喜也相通。你善待它,它就依賴你;你背叛它,它也就失去了對你的信任卻又無可奈何。
鵝流淚
也有人理性地分析說,鵝流淚並非是「傷心」或「害怕」的表現,而是眼角膜、虹膜、睫狀體等組織遭受病變的刺激,導致淚液分泌過多。比如室內刺激性氣體太多或者淋雨之後感冒了,就會「流淚」。
不管怎麼樣,對于自家養的家禽、家畜,總會有著復雜的感情,不會像從菜市場買肉那麼心平氣和,更不會「烹羊宰牛且為樂」。尤其是一些感性的人,當家裡要賣或宰禽畜時,可能會因為不舍而落淚。
作為人,我們都要生存和生活,家裡圈養的禽畜就是其中一部分,難免會像這戶人家一樣,需要在處理成盤中餐和于心不忍之間,小小地抉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