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妹妹塞200元錢給101歲哥哥告別「買點好吃的」,話音未落兩人已淚目:這輩子不會再見了吧

xixi 2022/12/19 檢舉 我要評論

相見時難別亦難,是李商隱對相隔異地的妻子的無奈;鄉音無改鬢毛衰,是賀知章久居異地后回到家鄉的唯一感受。曾喜歡余光中先生的《鄉愁》,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思念,想念故土的風土人情,想念已經逝世的親人。

古往今來太多的人受限于「距離」一詞,不管是物質上的距離,亦或是心理上的距離,這份人心的間隔是最難熬的。有多少人因為這份距離而痛失愛情,耐不住山河猶在,錦書難托,異地戀的相處,雖然想念可以打電話,但卻不能牽手,不能相擁,雖然可以看到對方的影像,卻聽不見對方的心跳,感受不到對方的呼吸,這份愛情還有堅守的必要嗎?

而還有更多人考慮的卻是婚姻,相隔異地,兩方的家人和家族是帶不走的,因此必然是要一方為了愛情而犧牲這份親情。

父母大多都不情愿看到自己的兒女遠嫁,擔心她離開了生養了自己十幾年的家族孤立無援,在外受到欺負只能獨自往肚子里吞,父母誰不盼著自己兒女的好呢,但有時愛情和親人確實是兩難的選擇,讓人難以做出權衡。

百歲兄妹老人的探望,或成兩人的最后一面

前不久在社交媒體平台有這樣一則幾十秒的短視訊火了,兩個面容憔悴形似枯槁的老人在告別,瘦削的百歲老人沉默地坐在車里,車窗外,是老人96歲的妹妹。奶奶貼著窗邊,顫抖著手緩緩遞進兩百元錢,叫哥哥回去自己買點東西, 她說「我這邊住的太遠,我也不能去探望你,你要保重身體。」

原來,奶奶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結了婚,對方是個老實可靠的男人,家卻在中國的另一頭,年輕時的奶奶毅然選擇了愛情,隨著如今已經逝世的丈夫搬到了北方,從此與自己的親人天各一方。

在那個年代,交通不是很發達,寄一封信要攢很久的大米換錢,奶奶雖然再也沒有回家探望過家人,卻始終沒有斷了這份羈絆聯系。自己的父母先后逝世,遠在天邊的老人卻不能回家探望,甚至不能燒上一柱香。

如今,奶奶兒孫滿堂,家中唯一的親人卻只剩下了101歲的哥哥,幾乎一生都沒有出過山村的百歲老人終于還是決定在孫子的陪同下坐車前往妹妹的家中探望這幾十年難得一見的親人。

年輕時選擇了遠嫁,到了夫家適應水土用了她很長一段時間,從此奶奶再也沒有回過家,這份與父母親人的情如今徹底缺失,再也彌補不了了。

遠嫁,意味著選擇愛情,放棄親情

前不久看到一個福建的女孩遠嫁到哈市,結婚七年受了滿肚子苦,卻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吞咽,遠在異地,孤苦無依,身邊的沒有親人,沒有朋友,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還要看著夫家的臉色,她覺得自己嫁給的不是愛情,而是一個家庭。

自己這是只身一人闖入了虎穴,沒有依靠,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最終,女孩選擇了與丈夫失婚,回到家中,卻發現自己身體本就虛弱的母親早已重病在床許久,而父親為了這個家庭日夜操勞,也瘦削了不少,這份親情也同樣沒有辦法彌補。

不要說如今的科技多麼發達,想念家人隨時可以電話聯系,再不濟坐個飛機很快也能見到面。但誰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生活之后不是報喜不報憂呢?誰都不希望讓對方擔心,卻又始終渴望得到家人的關愛,有一個心靈的避風港。

再者,婚后生活需要經營,三天兩頭跨越大半個中國探望親人,哪一個普通的家庭既要管理好自己的吃穿用度,孩子的撫養教育,又能同時負擔得起這份巨額的支出呢?

筆者情感感悟:

遠嫁的女孩注定要在愛情和親情之間做一次權衡利弊,嫁到相隔千里開外的城市,意味著自己徹底與家人斷開了聯系,意味著所面臨的一切都必須要獨自承擔,哪怕再苦再累,這份辛苦也不能傳達到家人的耳中。

選擇了愛情,卻失去了親情,都說遠嫁的姑娘十有九悲,因為確實,換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去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處處需要丈夫的家人和朋友撐著,卻反而讓對方認為這份依賴是你的必需品,于是你的愛情變得更加卑微,終有一日,愛消失之后,婚姻生活變成煎熬,你又舉步維艱。

而這中間能與自己父母親人相處的時光,卻也成了永遠的缺憾。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