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釘子戶,開發商出「天價385億」也堅決不搬走,專家進屋鑒定後,得出一致結論:真的不能拆

安妮 2022/01/26 檢舉 我要評論

隨著城市的更新換代, 過去古老、不夠結實的土木質房屋漸漸被拆除,被一幢幢高樓大廈取代。

曾經凹凸不平、滿是泥濘的道路也會被寬闊、平坦的泊油路和水泥路取代……

然而,有這麼一群人,在城市建設中,不願自己的房屋被拆除,一直將拆遷的人攔在門外,這些人俗稱「釘子戶」。

有這麼一位釘子戶,即使給他補貼385億,他也不願自己的房屋被拆除。直到有專家來看,專家才道出:拆不得呀。

這些老宅被一些房地產開發商「虎視眈眈」的看中了;開發商是誰,當然是那些建造高樓大廈的老總了,在他們的眼裡, 如果能夠擁有這些地皮,將老宅拆遷,再建成一座座高樓,將會創收巨大的經濟效益。

然而,其中的一位老宅的主人任先生,卻非常反對將老宅拆遷,為此,開發商開出了一個億的補貼給他,然而,任先生態度堅決, 即使給出385個億的補貼絕不同意拆遷。

任先生的一番話,讓大家都感到震驚,有人甚至稱他為「最強釘子戶」。

在城市建設中,釘子戶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更何況任先生還是「最強釘子戶」,雙方的僵持,使得事情難以順利進行下去。

專家鑒定:拆不得

其實,對于老宅主人的這一舉措,很多人都會感到十分的好奇,是什麼原因導致老宅主人拒絕拆遷?

由于開發商與老宅主人的想法,始終無法達成一致,考慮再三,開發商決定請來文物鑒定專家,對這座老宅進行一個專業的評估。

在多個專家的專業勘察下,最終得出了一致的結論:這座老宅拆不得。雖然說無法與具有百年、千年的文物,但它也是具有一定的歷史底蘊的。此後,老宅主人也主動說出了自己始終拒絕拆遷的原因。

原來,任先生的祖輩在乾隆時期算得上是一個名門望族,因此在建立這座宅子時,使用到的建築工藝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優秀的建築工藝。

據老宅主人任先生說,老宅于乾隆時期開始修建,隨後又經過了四代人的整理與修繕,才有了現在的滄桑的古樸的面貌,這也算是任先生的祖輩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的,具有著悠久的歷史,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風吹雨打。

雖然老宅的外觀看起來是比較陳舊古樸的,但內部卻是依然保存完好的,可見主人管理老宅的用心程度多深。

除此之外, 老宅正門上的「輔翼國政」的匾額更是當初道光皇帝賞賜的。據任先生說,目前大家看到的匾額是家族裡的高人親自復製刻寫的,因為真正的匾額在傳承的過程中失傳了。

儘管如此,我們依舊不能輕易忽視它,畢竟這塊匾額依舊是任先生的祖輩當年顯赫地位的象徵。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因為老宅蘊含的深厚的歷史意義,任先生才堅決不希望它被拆除,他拒絕了開發商的巨額補貼,只希望能將老宅保留。是任先生對老宅的真誠守護,打動了開發商,最終他們放棄了拆遷。

2009年的時候,因為悠久的歷史底蘊,老宅被列為了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老宅有經過申請,通過了審核,最終成為了天祥博物館。 目前的博物館地處偏僻,雖然周邊高樓林立,但它的風貌別具一格,是任先生的堅持自我,為人們留下了一座歷史悠久的寶貴文物。

城市化建設,並不是意味著要將歷史的痕跡完全抹除。一方面,我們應該尊重歷史、敬畏歷史,讓它成為我們在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的一個發展動力。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試著將兩種元素通過其他方法作出一個巧妙的結合,從而化解困境,達到兩全其美。事實上,現代的創新,亦或是一些建築工藝,很多都是從歷史中獲取的靈感。 歷史的痕跡不應該被完全抹除,它是古人的智慧,是現代發展進步需要學習的知識。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