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博士31歲去世,「將1600萬房產」留給結婚20天新婚妻子,父母怒將其告上法庭:是她控制了我兒子

安妮 2022/04/17 檢舉 我要評論

引言:

俗話說得好: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許有些家庭生活外人看上去十分溫馨美滿,但實際上內里卻矛盾重重。

甚至有時候家庭內部的成員們,都沒有意識到矛盾給自己的影響是那麼大。

直到量變促成質變,在某一個契機突然爆發。

那時候,這些人才意識到原來他們曾經有很多機會彌補,但終究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2019年,一場遺產官司的背后,正是說明了這麼一個道理。

高學歷華裔男子因癌癥去世,將財產留給結婚三星期的妻子

2003年,男子劉坤(Kun Liu 音譯)作為留學生,來到英國。

十年后,這個毫無背景漂泊在陌生異鄉的留學生,不僅獲得了學術上的成就,還扎根成為了本地居民。

高學歷、英俊、年輕,這是劉坤給人的第一印象。

他畢業于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所在的學系是醫學統計學,

顧名思義就是將醫學上的一些現象進行統計和總結,得出更為精準的結論。

然而,在劉坤三十而立的那一年,人生正準備大放異彩的時候,卻不幸罹患了癌癥,身體每況愈下。

劉坤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在臨死之前立下了遺囑。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份遺囑會在日后留下不少麻煩。

遺囑中,劉坤將自己的妻子指定為他唯一的繼承人,這意味著劉坤的妻子將會擁有位于南克羅伊登(South Croydon)的一棟房子。

這棟房子價值43萬英鎊(約1637萬新臺幣)。

劉坤的妻子吳璇(Xuan Wu 音譯)比劉坤年長3歲,二人并不是老夫老妻,而是在立遺囑不久前才完成結婚典禮。

吳璇

沒過多久,劉坤被病魔帶走了,此時距他和吳璇結婚不過三個星期。

陪同劉坤人生最后一程的,除了吳璇和律師,還有他的父母。

劉衛東(Weidong Liu 音譯)和康亞麗(Yali Kang 音譯)一直待在柜內,直到兒子生病了才趕到英國來。

劉坤居然將自己的房子送給了結婚不到一個月的妻子,這讓父母感到不公平,于是一紙狀書將新媳婦告上法庭。

男子父母不忿和兒媳打官司,聲稱房產資金有一半是父母出的錢

沒想到的是,這場官司居然長達了3年近4年之久,從2015年劉坤尸骨未寒時便開始,一直到2019年初才結束。

到底是怎樣的執念,讓劉衛東和康亞麗與這位新晉兒媳糾纏這麼久?

劉衛東和康亞麗并不是因為眼紅兒媳能坐擁千萬遺產,產生了妒忌心理;也不是認為兒子沒有想贍養他們,反而把錢給了兒媳。

康亞麗(左)和劉衛東(右)

真正的原因在于,這座價值千萬的豪宅,有一半的資金是他們出的。

根據劉衛東在法庭上的口供所稱,房子有32萬英鎊(約1200萬新臺幣)的來源是他們從2012年到2015年期間,給兒子的多次匯款。

這些錢,在劉衛東看來,是「軟貸款」。

也就是說,是約定俗成的、雙方默認的一種「無利息貸款」。

劉衛東和康亞麗將自己的退休金都投入在了這筆「貸款」之中,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資助兒子在英國的生活,栽培兒子。

房產所在街區

而劉坤確實也如他們所料,先去曼徹斯特大學讀書,又考上了倫敦國王學院的博士,讓二老倍感欣慰。

與其說這是「貸款」,更不如說這是「投資」。

劉衛東夫婦希望將自己的全副身家壓上去,來換取兒子美好的明天,再讓兒子帶著他們享福。

為此,劉衛東夫婦甚至去找親戚們借錢。

在他們眼中,這棟房子至少有一半是他們的所有物,另一半是屬于他們的兒子的。

如果劉坤沒有因為癌癥去世,劉衛東夫婦認為, 這棟房子將會是他們退休的住所,他們將會和兒子一起居住。

但是,在劉衛東夫婦參加兒子的追思會的時候,吳璇就把他們給趕了出去,拒絕讓他們進入這個房間,并聲稱這是「她的家」。

吳璇表示,這棟房子是劉坤的聘禮,已經是屬于她的了。

不管是劉坤還是劉坤的父母,在法律上都沒有資格來搶她的房子。

與此同時,吳璇在得知劉衛東夫婦有份出錢后,反而并不心虛。因為房產的另一半錢是她家出的。

兒媳反擊自己有份出錢買房,丈夫去世前已打算送父母去養老院

吳璇告訴法官,劉衛東夫婦夸大了自己在購房時所出資的金額。

也許他們真的給了32萬英鎊(約1200萬新臺幣),但是吳璇家也出了將近20萬英鎊(約760萬新臺幣)。

也就是說,劉衛東夫婦實際上在房產金額中所付資金可能不足32萬,最多也就是23萬(即總房產43萬英鎊減去吳璇支付的20萬英鎊)。

而且,吳璇也并不認為,劉衛東夫婦有定居英國的意思。

她推測的主要原因則在于,劉衛東夫婦的簽證目前來說,依然是個問題。

既然劉衛東夫婦無法定居英國,那麼劉坤就沒打算接劉衛東夫婦過來一起居住,這處居所自然不可能算上了劉衛東夫婦的一份。

同時,吳璇還說出了劉坤臨終前的一個想法。

劉坤除了立遺囑將她立為唯一的繼承人之外,還有送父母去養老院的打算。

這話對于劉衛東夫婦而言,簡直實屬晴天霹靂。

按中國人的傳統思想,劉坤怎麼著也應該感念父母的生恩養恩吧?

現在給孩子投出去的錢,就像打水漂一樣,大部分還是親戚借的錢,他們臨老還要還債,難道兒子去到了英國,就忘記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了嗎?

吳璇只是劉坤結婚三個禮拜的妻子,兩個人從根本上算是一個陌生人吧?

但吳璇方此刻卻爆出了一個驚天真相: 原來吳璇在劉坤21歲的時候,便已經認識他了。

交往女友多年父母渾然不知,結婚第二天方知兒子得了不治之癥

前言曾提,劉坤先是去曼徹斯特大學讀書,之后再考倫敦國王學院的博士。

2005年,21歲的劉坤在曼徹斯特大學邂逅了24歲的吳璇。

雖然女方大劉坤3歲,但劉坤并不介意,二人很快便確定了戀愛關系,之后也同居在了一起。

二人也于2012年就訂婚了。

然而,在劉衛東那里,劉坤和吳璇的愛情故事卻是另一個版本。

劉衛東說,他和劉坤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約定,那便是在劉坤學習期間不應該和女生認真交往。

所以即使劉坤和吳璇的戀愛,也不是發生在他上大學的時候,而是應該在劉坤畢業曼徹斯特大學之后。

2013年,劉坤被授予博士學位的時候,劉衛東才知道劉坤身邊有吳璇這麼一個人。

他曾經出于善意詢問過兒子和吳璇的關系。

劉坤卻對劉衛東表示,二人只是朋友。

劉衛東夫婦一直覺得,兒子沒有交往女朋友。

就算二人交往,時間至少也是在2013年之后。

在吳璇看來,她和劉坤是相濡以沫十年的感情。

但是在劉衛東夫婦看來,吳璇這個人無異于陌生人,和兒子感情也不深。

從劉衛東夫婦的角度來看,2年后兒子跟「朋友」閃婚了,他們連忙趕去婚禮現場,發現居然在醫院。

還沒有消化完兒子結婚的事實,劉衛東夫婦又收到了一個壞消息。

婚禮結束后第二天,劉衛東夫婦才知道,年僅31歲的兒子居然得了癌癥,將要不久于人世。

難道說劉坤和劉衛東夫婦關系很差,所以才會連結婚、絕癥、遺產這樣的大事都不愿意告訴父母嗎?

吳璇這邊表示,她知道原因是什麼。

在吳璇的證詞中, 劉坤早就跟她說過,康亞麗曾多次表現出對吳璇及其家人的不喜。

劉坤為了防止吳璇和劉衛東夫婦產生齟齬,自然是不愿意讓妻子和父母住在一起。

甚至還游說康亞麗去住老人院。

吳璇方認為,在購買那套房子之初,劉坤就沒有算上劉衛東夫婦的份。

盡管劉坤很孝順,但也不認為父母的簽證問題能夠解決。

法官尼古拉斯·帕菲特(Nicholas Parfitt)根據雙方的證詞和證據,按照英國的法律,做出了最后的判決。

法官最終按法律裁定結果,真相也許還有另一個版本?

2019年3月,尼古拉斯·帕菲特按照英國的法律判處吳璇勝訴。

法官所立足點是「立遺囑的人」的角度。

尼古拉斯認為,即使吳璇所言的「簽證問題」是假的,劉坤真的有接父母來英居住的想法, 「買房計劃和居住計劃也是分開的」

而尼古拉斯所依據的,自然就是那份遺囑。

在立下吳璇為唯一合法繼承人之前,其實劉坤的律師曾幫他草擬過一份遺囑,但被他否決了。

也就是說,第二份遺囑最能體現劉坤本人的意志。

而這份遺囑顯然以吳璇為先,父母排除在了遺囑之外。

換言之,劉坤并不認為自己需要償還父母給自己的經濟支援的資金,也沒有打算把房子的所有權分一半給父母。

所以,法官判斷: 「他(劉坤)認為自己在道義上對妻子的責任要大于父母的責任」,并不認為父母「投資」給兒子的錢,需要在兒子的遺囑上進行額外償還。

為此,劉衛東夫婦自然是不服。

雖然他們因為簽證原因需要回國,但他們會繼續努力爭取原本屬于他們的財產。

但是由于法律程序實在是太過漫長,直到2022年劉衛東夫婦還在上訴的努力中。加上疫情的影響,更是為他們的上訴之路增添了難度。

據傳,有知情人士透露,事情的真相并不如報道新聞里所寫的那樣。

真實情況是,一切都是吳璇精心策劃的布局。

2015年4月的時候,劉坤被診斷出癌癥,那時候他就打算告訴父母,但是卻被吳璇以各種理由阻止、搪塞、蒙混了過去。

在這期間,劉衛東夫婦打電話給劉坤,都是吳璇接的電話。

她向劉衛東夫婦隱瞞了劉坤的病情,假裝說劉坤不在身邊,或者正好有事。

當劉坤的身體被病魔所侵蝕,開始渾渾噩噩、思維不清晰的時候,那時候已經是2015年12月了。

吳璇趁著劉坤意識不清醒,哄騙他結婚,甚至在他病危的時候才通知他的父母。劉衛東夫婦這才知道自己被騙得有多慘。

但是這時候,劉坤已經被吳璇控制了,自然房產也就成為了吳璇的囊中之物。

不過這種說法畢竟只是片面之詞,雖然網絡上的知情人士聲稱這是「朋友的同事」的真實事件,但畢竟沒有任何實際依據。

而且這種趁人意識不清、哄騙遺產的事情,在世界各地都并不是很少見的例子。法官和律師在判定遺囑是否有效時,劉坤的精神狀態應該也是他們判斷的標準。

法律的意義就是公平公正,法官也只能從已知的有效證據中做出裁決。

如果日后劉衛東夫婦能夠找出什麼新的證據,法官自然也會做出新的裁決。

不過,這件事情也提醒了每個老人,「親兄弟要明算賬」,親兒子也要。

有時候不是他們不孝,也有可能是身不由己。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更先到來。

明算賬并不是無情,而是為了保障每個人的利益,并且不會為了利益而傷害到雙方深厚的感情。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